“看,和去年拍的照片又不一样了,变化真大呀!”每年12月,登上胡家梁子,站在同一位置,选择同一角度,拍一张川渝高竹新区的照片,是四川海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辉最近四年来坚持做的同一件事情。
基础设施的变化,照片中肉眼可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带来的变化,包括罗辉在内的几万名“高竹人”深有体会。胡家梁子这处川渝界标,已变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地标。川渝高竹新区在“两区”改革的“试验田”里,种出了诸多硕果。
拔节生长的新区
胡家梁子是四川和重庆两省市众多界标之一,位于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和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交界处。10年前,时年35岁的罗辉将公司从重庆空港新区整体搬迁到胡家梁子下,公司从“重庆籍”变成了“四川籍”。
“这几年,新区厂房越来越多,一个个地标建筑拔地而起。”罗辉一一划过这四年拍摄的照片,新区轮廓愈发清晰,骨架道路、厂房、商业综合体、居住小区……“留白处”越填越满。
时间回到2014年,胡家梁子还是一个长满杂草的小山头,草丛里树立着一块石碑界标,一边写着四川,一边刻着重庆。山梁子下的园区还是一个乡镇级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仅10多户,新区主干道也仅有一条。
罗辉清楚记得,公司入驻初期,往返重庆可谓“寸步难行”,衣食住行可谓“充满挑战”。公司原材料钢卷从重庆运到高滩镇,需途经蜿蜒陡峭的国道,钢卷经常掉落路边。员工就餐只能吃盒饭,否则要徒步3公里去镇上找小餐馆。
作为“拓荒者”在高滩熬过6年后,罗辉终于等来了新机遇。2020年初,党中央作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后,四川广安和重庆渝北共同出人、出地、出钱建设川渝高竹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高滩镇在内的川渝毗邻地区四个乡镇。
2020年12月,四川重庆两省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自此,包括胡家梁子在内的262平方公里土地,正式跃升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被赋予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大使命。
“这些年,我们陪伴新区长大、见证新区蝶变。”罗辉说,从他的照片里就可以看出,川渝高竹新区成立以来,一个个山头被削平,投产企业数量从最初的10多户增加到现在的89户,骨架道路也从一条路变成现在的“3纵7横”。
新区在“长大”,罗辉所在的企业也在“长大”。近几年,公司在新区又拍下两块地,新建了两个厂区,产品也从单一的摩托车配件,增加到燃油车、新能源车配件等10多类产品。
持续走深的改革
今年4月,重庆中心城区首条延伸至市域外的城市快速道路——重庆南北大道正式通达川渝高竹新区,对于新区像罗辉这样的近百位投资者来说,这条路意义非比寻常。据测算,该道路年通行车辆将达550万辆次以上,从新区至重庆每吨货物成本可节约60元以上。
“这条路带来的变化太大了。”高滩镇石马河村村民夏天才说,南北大道全线通车后,他“赶”重庆的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至30多分钟。石马河村村民夏密也感觉到,路通了,新区企业订单更多,不断有企业招聘,就业岗位越来越多。
路通了,提速了。“晚饭前肯定能到。”坐上川渝高竹新区开往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枢纽站的川渝20路公交车,四川海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员工李清太拨通妻子的电话。这趟跨省公交开通后,他从公司到重庆家里,全程不到1个半小时。
持续走深走实的改革,不断打破“有形壁垒”。川渝高竹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李佳介绍,除了推动高速路、快速路等规划建设,川渝高竹新区还在积极推进渝广铁路前期工作。这条链接重庆北站和广安的城际铁路建成后,新区到广安主城区仅需30分钟,到重庆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将缩短至20分钟以内。
打破有形壁垒的同时,无形的阻隔也在打通。更多由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带来的无形变化,正在帮助企业健康发展。
“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四川和重庆哪边政策好就选用哪边。”罗辉说,企业不仅可以择优选择川渝扶持政策,还能享受当地工业用地成本、水电气要素等优惠。
在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罗辉花5分钟就办结了公司的电力业务。“省事省心又省力!以前到重庆渝北城区,驾车单程就要1个小时,如今在新区就可以办,骑电动车5分钟就到了,既节约时间,还省了路费。”
一直为重庆车企做配套的四川企业“欣悦精工”也是受益者之一。新区成立后,他们不仅申请到了重庆市科技局的50万元研发经费支持,还可以通过跨省域的一体化供电系统,择优使用两省市电力。
“推进改革就是要打破行政壁垒,在区域内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服务体制,推动改革创新。”李佳介绍,新区成功打通政务服务、税费征管、公检法司、医保社保、水电气讯等领域办事服务通道,基本实现“办事不出新区”,初步形成8大类100项“高竹特色”改革典型经验。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区税费改革成果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增值税发票存根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国家发改委通报推广“双圈”建设跨区域协作经验做法。
李佳表示,新区将主动扛牢“排头兵”责任,坚持“拉骨架、夯厚度、兴产业”工作思路,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机遇,坚持“川渝一盘棋”理念,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扛起使命担当,答好时代课题,全力实现1+1>2的改革发展目标,着力把新区建设成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区、产城景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重庆中心城区新型卫星城。
延伸阅读:
“两区”改革 成势见效
对广安而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战略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将广安市全域纳入;省委明确“支持广安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川渝高竹新区”,赋予广安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进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使命。广安作为“双圈”建设战略前沿、改革前沿,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用好用足重庆中心城区极化引领效应,是全面提升我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抉择、现实选择。近年来,广安市委坚定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健全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两区”适度分离改革成为我市最有标志性、辨识度的重大改革。
数看改革
共建“一座城”
川渝高竹新区初步形成“538”改革体系:5个经济活动一体化,3个社会事务属地化,党的建设、经济发展、要素保障等8大类100余项改革创新成果。
协作“一条链”
50%的工业配套重庆,近90%的产品销往重庆;
60%的游客来自重庆,携手重庆推出“小平故里至华蓥山至白公馆至渣滓洞”等1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
70%以上的农副产品销往重庆,与合川、长寿等地共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沿渠江、嘉陵江共建绿色蔬菜加工产业带。
畅联“一张网”
打好“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完成投资381亿元。
西渝高铁、镇广高速加快建设,广涪柳铁路、合广长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重庆南北大道三期建成通车,积极争取建设渝广同城大道;
开行广安至重庆跨省公交3条、定制客运11条。
服务“一卡通”
“川渝通办”事项办件量居全省第2位;
31项“渝广通办”特色事项拓展实施,渝广居住证实现互通互认;
127所中小学校与成渝地区优质学校结对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