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除夕,想必你们会吃得很丰盛,我得赶在年夜饭之前帮大家开开胃
来,咱们聊聊今晚这一顿——
舌尖上的新年
365天,每日5餐(算上下午茶和宵夜),一年算下来接近两千顿饭。
唯有年夜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
这是筹备时间最长的一顿饭。
从农历腊月开始,全国各地就提前一个多月上演《奔跑吧,年夜菜》的戏码。
菜也会跑?
真没骗你,还请来了“鸡条”常驻嘉宾“小绵羊”和“小猪” ↓
哦不对,是这个小绵羊和小猪 ↓
在冰天雪地的呼伦贝尔,“春运”回老家的交通工具,是马。
为了能在长时间的雪地骑行中随时吃上补充热量的手把肉,牧民早早宰杀羊只,把羊肉裹进羊肚里,埋在雪中保藏一个月。
到启程之前,才把羊肚包挖出来烹制,里面的肉依然新鲜如初。
在重庆苍岭的深山中,一对腿脚不灵便的老夫妻追着猪满村跑,就为了帮二师兄来个实力转型。
先用花椒、八角、桂皮、香叶等煸炒过的香料加点盐帮它仔细做“按摩”,然后密密麻麻地晾挂在小屋内。
再上山采集新鲜的香柏枝、杜仲树,连同刚吃完的橘子皮、核一同扔进火堆里不完全焚烧。
植物油脂的小颗粒化成浓郁绵长的香气,飘到肉上叠加,此为熏制过程。
终于,二师兄在经历了日积月累的真·人间烟火后,从一枚小鲜肉蜕变成充满内涵的老腊肉,风味更醇厚香浓。
看到此时的它,相信你也会路转粉 ↓
这也是最不按套路出牌的一顿饭。
作为对吃这件事有着究极执念的吃货大国,平日里那些震惊外国人的脑洞吃法都只是小儿科。
为了对过年这种大节日隆重示意,那些本来简单烹制就不错吃的食材,再次被玩出了花。
在广西桂林的平乐,什么都能酿。
细长的蒜酿、薄薄的萝卜酿、泡软的柚子皮酿……只要是个食材,就能neng出点隙缝把馅儿酿进去。
人们嘴上常说有“十八酿”,实际上远远不止。
而最有特色,又最“麻烦”的,当属螺蛳酿了。
明明煮熟就可以吃了,偏偏要把螺肉一颗颗挖出来,剁碎做成馅料,又一颗颗地酿回去。
重新被塞进去的馅,既被薄荷去掉了泥腥味,又保留了螺肉的爽口弹牙,还新增了猪肉的甘香,美味倍增(没吃过,肉叔流着口水猜的)
试问,谁还认得出这是当年大明湖畔的那颗土气小螺蛳?
同样折腾的,还有经过长时间熬煮、变得软软的猪肉。
一块块香喷喷的肉就在眼前也不吃,而是拿起N根针对其“扎扎扎”。
哦不,是下图才对:
在皮上扎满了小孔,才能更好地吸收腌汁,同时油脂能在接下来的油炸中充分溶化。
炸过的香脆猪肉诱惑更大了,但还得忍住,因为这才完成了工序的一半。
油炸出锅一刻立马淬水冷却,浸泡2小时后,把表皮剧烈变型的肉块切片、和腐乳、姜、葱、蒜、辣椒、五香粉共同搅拌腌制。
再跟炸得焦脆的香芋片交错相夹蒸煮,让芋头的香味和猪肉的融合,吃再多也不会腻。
最后倒转扣在碟子上,撒上葱花,才完成了一道松皮扣肉。
上面这些,虽然工序复杂,起码你还能大概认出个原材料。
还有更多“华丽变身”的美食,你吃进嘴里都不知道它真身是啥。
比如……
搭配腊八蒜风味最佳的老北京豆酱:
是用猪皮、头菜、黄豆、萝卜同煮,再冻成块。
还有这精致得像窗花一样的茶泡:
其实是用冬瓜雕刻出吉祥的花纹,再反复用糖渍、晾晒制成。喝茶时冲泡一片,能让苦涩的茶叶喝起来清香、微甜。
在热气腾腾的白饭上逐渐溶化成浓汁的鱼冻:
则是用咸鲢鱼干煎出油加高汤熬制凝结而成。
最有趣的,是这个大受小朋友欢迎、用杯子砸碎吃的糖瓜:
它的真身跟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是用小米面淀粉制成的麦芽糖水。
经过反复搅拌,逐渐起泡,从水变稀浆,再变浓浆,最后变成柔韧粘稠的糖。
反复拉伸重叠,最后形成4米长的中空糖管,用一根绳逐个拧断成球状,利用室外的空气冷却成型,沾上炒香的芝麻,糖瓜便制成。
但让年夜饭成为最有“家”味道的一顿饭,不单靠这些充满地方特色的做法,而是祖传的手艺、别处吃不到的食材。
住在蒙古包里的布里亚特后人,过年会做一种部落特有的布里亚特包子。
上端带小孔的独特造型,可以在加热过程中很好地收集蒸汽,与羊肉内馅形成鲜美厚重的汤汁,用筷子一戳,爆汁。
同时流淌的……
是不是还有你的口水
台湾人则爱用当地特产的凤梨,加上盐、糖、黄豆、甘草发酵,自制成凤梨酱。
这个果酱厉害了,它不是用来涂面包,而是做菜的调味神器,一勺酱能顶十种调味料。
蒸鱼加一勺除腥增鲜,煲汤加一勺咸裹酸甜。
别的调味料都不用加,一道的凤梨酱红秋姑、一盅凤梨苦瓜鸡汤,搞定。
在潮汕地区,海鲜就必不可少了。
比起熟食,潮汕人更偏爱能最大限度保留原始鲜味的生腌。(肉叔の最爱)
梭子蟹用盐水浸泡、冷却腌制后,直接带冰切块,食用口感丰富,被称为“海鲜冰激凌”。
更浓腥的虾蟹,则用酱油、大蒜腌制,既能杀菌,又能去腥。
生腌的海鲜放进口腔中,被人体热量逐渐加温,浓郁的海洋滋味从舌尖蔓延至心底。
而熟食的银蚶,也只是用70度的热水烫10秒,让肥厚的蚶肉包衣不破,鲜咸的汁液随着剥开外壳的一刻爆浆而出。
再淋上腌料……
……啊,刚刚好像我的胃在响
最后,年夜饭也是最“人多势众”的一顿饭。
在广东鹤山,为了家族的兴旺,所有的姑婶婆姨全体出动,聚集到一起吹大糍。
几代人的媳妇共同制作,年轻的新媳妇开始学习把面团吹成一个个闭口的“气球”。
而辈分和经验值最高的媳妇,则娴熟地用勺把“气球”放在油锅中来回翻滚、煎炸成直径30cm的大糍。
这项加深亲情的祈福活动,让中华文化就这样悄悄地传承了数百年。
同样注重传统的,还有广东佛山、香港元朗的村落。
当地人会聚集整个村的亲朋好友在祠堂大排筵席、召集江湖上的各路兄弟到武馆后院贺年。
接待数百位的来宾,服务也一点儿也不含糊:把露天的院子变成厨房,请最驰名的厨师团队上门做年菜。
把腌料填进鹅肚子,用管吹得皮肉分离。
不同于满大街那些机器流水线生产的烧鹅,这是用存放一年以上的荔枝木烤制、货真价实的深井烧鹅。
把各有风味的九大簋层层依次码放,组合成大盆菜。
N倍叠加的美食,N倍叠加的快乐,这就是围餐的独有魅力。
平日里的饭,治愈的是一天中饥饿的胃。
而年夜饭,治愈的是一年下来疲惫不堪的心。
看完这部片,肉叔想劝你一句:今晚这顿饭,请务必细嚼慢咽,才对得起厨房里那个忙碌的身影。
你这咬下去的一口扣肉,就包含了熬煮、扎孔、腌制、油炸、冷泡、香拌、蒸制等N多道工序。
更重要的是,里面还藏进了长辈对你的牵挂、念想、祝愿,以及悄悄偷去他们年华的时光。
肉叔的爸爸经常给我说起他小时候过年,最爱吃奶奶亲手做的花生糖芝麻糖;
到肉叔小时候,奶奶已经做不动工序繁琐的花生糖了,她便会在零点钟声敲响之后,端出一大锅年糕煮甜酒酿。
跟肉叔一样,每个人记忆里肯定有一种你最依赖的味道。它可能是“爸爸做的猪肉炖粉条”、“奶奶包的饺子”……
现代人活得太累太畸形,但总有一种味道,会无条件地接纳你。
这种味道,就是“家”。
好了,看完这篇推送,大家赶紧放下手机,去帮妈妈做饭菜,帮爸爸放碗筷,陪叔叔阿姨唠嗑,跟兄弟姐妹拌嘴……
这才是肉叔提前发文章的真正目的呀。
怕凌晨发祝福会网络塞车的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