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城市遇野猪,该打幺幺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图片


最近发生的一起悲剧,引人关注。10月27日,一头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与列车相撞,引发设备故障停车。同日下午,南京市区还发生两起野猪目击事件……截至目前,我国野猪的数量已经达到200万头,广泛分布于28个省份,多地野猪泛滥,糟蹋农田,甚至跑进市区频频伤人毁物。


从深山老林到闹市街头,野猪一再越界,由野猪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伤害,不胜枚举。相较于这些具体的、直观的“致害事件”,经由媒体报道和社媒传播而衍生的心理冲击,同样余波延宕。“野猪出没,注意防范”,这不仅是一种风险提示,更牵出了思考命题:在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重新交融的当下,人与野生动物究竟该如何共处?

图片

“二师兄”凶猛。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们的动物保护理念日益增强,野猪因其超强的繁殖、生长能力,最终导致种群数量迅速扩张、栖息地范围不断外扩。于是,“野猪下山记”,频频演变为“人间惊魂记”。而在这一明确的因果关系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隐藏的逻辑框架。

生态恢复了,食物链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就像一些专业人士所介绍的,野猪在很多地方都缺少天敌。历史上以野猪为食的许多大型猎食性猛兽,如今远不足以构成对野猪种群的制衡。在食物链结构性残缺的大前提下,野猪乘机坐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法律松绑了,“新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国家林草局2023年公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已将致害严重的野猪移除,在法律层面为“野猪减量”扫除了障碍。但这一举措,现阶段并没有释放出足够的“行动量能”。以往那种通过捕猎来获取食物、交换资源、赚取收入的传统生活方式,几近消失了,此外,“娱乐性的捕猎”“商业性的捕猎”也难以成立。没有新的激励机制,很难有人去冒险猎捕野猪,这成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种群调控了,前瞻预判与执行力度仍有缺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等规定,相关地区可以分级分类进行种群调控,福建、江西、广东等14省份开展了防控野猪致害综合试点。试点省份成立狩猎队,在受损地区适当猎捕野猪,累计投入资金6100余万元、猎捕野猪1.02万余头——客观说来,其整体调控数量较为有限,个体调控成本相对较高。此类专业化、计划性的狩猎队,队伍规模和覆盖范围都不大,对野猪实施“源头控量”的成效尚未充分显现。

图片

绵阳九皇山景区在多年前就已经设置了“徒手逮野猪”活动 图据九皇山公众号


图片

“保护野生动物”观念深入人心,这是进步,在条件、环境发生变化的今天,我们对“野生动物”的理解,理应更多一份精细化的甄别。对于濒危动物、珍稀动物、“三有动物”,当然应该不遗余力悉心保护。而对待诸如野猪等泛滥成灾的野生动物,转档到以“控量”“防害”为主线的新模式,或许已经势在必行。

最重要的是“观念的解放”,切不可投鼠忌器。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野猪数量呈几何倍数激增,若是错失时间窗口,今后的治理成本只会陡增。当下,一些地方对野猪种群调控时瞻前顾后、浅尝辄止,唯恐予人口实,“让来之不易的保护成果付诸东流”。应该说,这种治理思路,与当下野猪种群迅速增长甚至泛滥成灾的实际,已经很不适配。

最关键的是“规则的协调”,相互掣肘只会贻误时机。某些地方,治理野猪之患,时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趁手的工具,也没有适合的方法。调控野猪种群,很多时候都会涉及一些管制器具,需要报批、备案,这是确保公共安全的必要之举。此外,按照法律规定,也不能用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采取的那些狩猎方式来进行狩猎,例如用猎套等,这是为了避免误伤其他保护动物……在“野猪控量”越发紧迫的大背景下,该怎样尽可能地“创造便利,急事急办”,以合适方式,协调规则、提升效能、形成合力,这决定着治理的实际效果。

最核心的是“体系的完善”,有备而来才可应急处突。不同于山村农户,城市居民极少有遇到野猪的经历,更谈不上进行正确避险操作了。随着野猪越来越频繁地袭扰城区,随着游客们越来越多地进入山区、林区,人与野猪“遭遇”的概率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相应的风险教育、技能培训,必须加快提上日程。除此之外,求助、救援、处置的响应链条,也亟待完善。设想一下,倘若在城市遇到野猪,市民应该拨打哪个热线?职能部门如何标准化闭环处理?凡此种种,尽管早有安排,却仍有很大优化空间。防害减灾,人防技防物防,缺一不可。

图片
红外相机拍摄的野猪活动影像 图据新华社

图片

面对野猪之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必须守住的底线。各地频频出招,比如说强化了“硬隔离”,加装报警器材、铁网物理阻隔栏等等,旨在“脱离接触”;再比如,推广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通过市场化的风险分摊机制,来尽可能地补偿野猪所造成的各类损失。

但说到底,这些都属于被动防御和善后处置举措,而公众最关注的,显然还是如何“前端避险”“防患于未然”。为此,就需要职能部门系统谋划、能动履职,以更积极的治理姿态主动出击、源头减害,千方百计确保风险不外溢。



图片

撰文/蒋璟璟
编辑/郭书琼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