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档案
“泸州河”川剧
“泸州河”川剧是一种以高腔特色为主的艺术表演形式,具有地域特色的川剧流派,其器乐打击在川剧界独树一帜。
2007年,“泸州河”川剧被四川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4年12月28日至29日,备受瞩目的四川省首届中小学生戏曲传承展演暨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由泸州市戏剧家协会指导创编的原创少儿川剧《战友情》和《蝶·别》荣获一等奖,《将进酒》荣获二等奖,泸州成为唯一同时有2个节目获得一等奖的市州。
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泸州河”川剧省级非遗传承人沈敬东的努力。从5岁首次登台至今,沈敬东已坚守在川剧舞台半个世纪,见证了川剧从兴盛到落寞到再兴起的过程,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川剧,喜欢上川剧。
川剧当胎教 他5岁首次登台
“我的胎教就是川剧。”说起和川剧的结缘,梨园世家出身的沈敬东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父亲是我川剧路上的启蒙老师,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感受到了川剧人的精气神。”
沈敬东的父母都是川剧演员,从小他就在锣鼓声和川剧唱腔中长大。儿时的记忆里,大人忙着在台上排戏,小孩子们就在台下“咿咿呀呀”地跟唱,“那时川剧团的子女,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唱上几段。”
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沈敬东5岁时就迎来首次登台的机会。当时,沈敬东的父亲沈均怀所在的剧团正在排《向阳商店》这出戏,里面有个小孩的角色,但定下的小演员因突发情况无法登台。由于平时跟着练习,沈敬东会唱小演员的所有戏,加上自己也非常想登台,所以他悄悄地去问母亲能否代替小演员登台。就这样,沈敬东迎来了自己的首秀,也感受到了父亲常说的“救场如救火”是什么意思。但沈敬东没想到,他这一唱,就是半个世纪。
50年时间 川剧经历大起大落
虽然5岁登台到现在已有半个世纪,但这50年并非一帆风顺,沈敬东的生活和川剧一起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
20世纪70年代末,川剧迎来了最繁盛的年代,不少人为了看戏通宵排队买票。“那时的票一开售就卖光了,还规定戏班演员只能买一张票。”沈敬东说。
然而,这样的光景没有持续太久,20世纪80年代末,流行文化的兴起很快抢占了传统戏剧的市场。到20世纪90年代初,泸州市川剧团再也没有排队买票的盛况,甚至连20%的上座率都达不到,团里的演员们陆续“南漂”,转职当起了流行歌手。
面对生存的压力,沈敬东也选择了停薪留职,南下挣钱,但在他的行李箱里一直带着一双靴子,那是生角练功和上台穿的靴子。“每天我都坚持练功,多年的习惯舍不得放下,总想着哪天要回到川剧舞台。”沈敬东说。
2000年,坚守川剧舞台一辈子的沈均怀退休,他给尚在异乡打拼的儿子提出要求:回泸州来,继续守着川剧这个舞台。沈敬东带着父亲的嘱托和对川剧的情怀回到了故乡,踏上了重铸川剧辉煌的道路。
“那时,还有很多外出的‘泸州河’演员和我一起回到了泸州。”沈敬东说,多年的打拼,让他们对时代的流行审美有了新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要创新。2001年,沈敬东排练了一出名为《梨园芳华》的戏,不仅将传统川剧所有的行当和绝技融合在一起,还加入了不少当时流行的创新元素。
这个节目演出后立刻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不少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表示,“这种川剧好看,大家都看得懂”。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泸州河”川剧。
2007年,“泸州河”川剧被四川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泸州河”川剧在沈敬东的带领下,开始打造现代川剧,摸索创新和传承的发展路径。“在现代川剧中,我们从服装、妆造、舞美、唱腔等方面,以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标准进行设计创新,让更多年轻人能够接受和听懂。”沈敬东说。
传承创新 更多“小传承人”加入
2022年8月,由泸州市梓橦路学校原创的川剧《战友情》被授予“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称号,这是泸州首次获得全国“小梅花”奖。时隔两年后,由泸州市忠山学校原创的川剧《蝶·别》再夺全国“小梅花”奖。这两个节目的获奖离不开沈敬东(两个节目的负责导师之一)的创新和坚守。
为了让“泸州河”川剧得到更好的传承,沈敬东带着“泸州河”川剧走进了泸州多所中小学的四点半课堂,建立起多个“泸州河”川剧传习普及基地,建立起一支1100余人的“小传承人”队伍,搭建起展示和学习“泸州河”川剧的平台,先后有600余名学生获得参加省、市等各级川剧传习普及展演的机会,200余名学生走上国家级演出舞台。
在沈敬东看来,“泸州河”川剧进校园不仅是对川剧艺术的传承,还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也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到川剧。沈敬东笑着说:“家里一个娃娃学川剧,就会带动一家至少6个人去关注它,这样关注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随着“泸州河”川剧的不断推广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泸州河”川剧的魅力。沈敬东希望,为“小传承人”们种下川剧种子后,能有更多人加入其中,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川剧远远不止吐火和变脸 有50个字的表演技法
沈敬东说,“泸州河”川剧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中包含了川剧里面的“五个第一”,例如第一女子帮腔和第一个班社,对于川剧来说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泸州20多名艺人到成都开班,正式拉开川剧历史,“可以说整个川剧的历史都是从‘泸州河’开始的”。
“一说到川剧,大家往往只记得吐火和变脸,但川剧远远不止吐火和变脸。”沈敬东说。在川剧中,“泸州河”以高腔见长,有藏刀、耍胡子、耍烛等众多绝技,还有“月、风、云、雷、雨、雪、你、我、来、去、转”等50个字的表演技法,每个字都有一套特定的动作,每个动作都栩栩如生,让观众通过动作就能了解演员所处的环境、时间、状态等,而一出戏中会将这50套动作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呈现。
过去,整个川剧圈子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跑得滩,泸州河去搭班。”意思就是如果你的川剧摊子在泸州都能活下来,那么在全四川都是很不错的。沈敬东说,过去泸州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水陆码头城市,往来商客众多,以前很多戏班想要了解自己到底受不受欢迎,都要来泸州演上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