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建国 川报观察记者 徐莉莎
张渠伟工作照。 达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名片
张渠伟,达州市渠县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他因长年超负荷工作,患上了耳石症、青光眼,多次眩晕,几致失明。他创新开展“铁军扶贫”“九比九看”等扶贫模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等荣誉。2019年6月,被评为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下乡,下乡,还是下乡。在记者近日与张渠伟的通话中,能明显听出他言语间的疲惫。这段时间,渠县的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大核查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他每天下村入户走访。
下乡让他心里踏实。开会、接受采访……伴随荣誉加身,各类社会活动也越来越多,让张渠伟感到“两难”:“下乡时间严重减少,尽管渠县已实现整县脱贫摘帽,但工作还有很多。”带病坚持工作的他总希望时间慢一点、多一点。
白天当局长,晚上当教员
2014年3月,张渠伟调任当时的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时,面对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居全省第二的现状,忧心如焚、寝食难安。彼时,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路子怎么走?工作怎么干?
有着20多年乡镇工作经验的张渠伟硬着头皮“无路找路”。他身上随时揣着小本子,一有“金点子”就马上记下。谋思路、定措施,熬了无数个通宵,一个适合渠县县情的扶贫方案逐渐成形并上报县委、县政府。
方案有了,可扶贫干部对这项全新工作仍感到陌生。为此,张渠伟写笔记、备课件、开讲座,白天当局长,晚上当教员,定期组织学习考试,亲自批阅点评,忙得昏天黑地。在他的推动下,全县2.3万余名公职人员与贫困户结对认亲。
易地搬迁现场,有他解决问题的声音;产业发展基地,有他穿梭忙碌的身影;基础设施建设工地,有他一线督查的镜头;农民夜校课堂,有他苦口婆心的讲解……5年来,他撰写理论文章、政策解读、宣讲课件10万余字,组织干群轮训10.9万人次;他跑遍全县130个贫困村,访问了3.6万名贫困人口,行程达6万公里。
用健康换时间,用时间换成果
和张渠伟说话声音要大,因为他患有严重的青光眼和耳石症。
这两年,看一会电脑,摘下眼镜,滴几滴眼药水,再擦一下眼睛,成了他的标志动作。摘掉眼镜的张渠伟,眼角泛着瘀青,就像“熊猫眼”。医生几次催促他尽快手术,可他坚持保守治疗。2017年,他多次在工作中眩晕。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手术,否则可能会完全失明。可他一拖再拖,因为操劳过度,他左眼视力仅有0.04,右眼降至0.6。
他用健康换时间,用时间换来脱贫攻坚的成果。去年,渠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130个贫困村退出,减贫14.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2.1%降至0.5%。
但张渠伟却直言“还需要时间”——如何巩固脱贫成效、截至6月底还剩528人尚未脱贫等,都成为他的“心头病”。“有的贫困户完全丧失了劳动力,现在要做好的就是落实惠民政策,通过政策兜底,帮助这批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