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建成世界第一水电站高坝、世界最深的地下暗物质实验室、世界唯一的昆虫类药材GAP养殖基地等,一大批“凉山创”“凉山造”走向世界。”10月22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凉山专场上,凉山州副州长成武毅介绍道。
近年来,凉山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加快科技项目引育、核心技术攻关,一批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科技创新不断为凉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2023年,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3.27%。
那么,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凉山如何提升优势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凉山发展再上新台阶?在本场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是聚焦平台建设为企业赋能。积极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夯实研发平台创建基础,通过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创新主体质量和创新平台能级,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建成全省民族地区唯一一家省级高新区,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30余个,全州各类科技型企业达34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9户。2023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364.7亿元。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工作。
二是聚焦技术攻关为产业赋能。围绕推进“三大强州战略”,加快优势特色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技术成果,为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深入实施国家973重大科技专项、攀西重大科技攻关等重大科技计划,西昌钢钒公司“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钒钛磁铁尾矿再利用”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稀(凉山)稀土公司稀土萃取工艺流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钒钛资源回采率提高到96%,稀土回收率提高到99%以上。选育推广燕麦、荞麦、玉米、马铃薯、洋葱、油橄榄等农作物新品种100多个。累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24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80余项。
三是聚焦人才培养为发展增智。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一手抓本土人才自主培养,一手抓州外人才柔性引进,加快推进民族地区人才发展新高地建设。全州专业技术人才突破10万人,入选国家、省、州高层次人才计划89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72人,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493人,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科技人才加速集聚。全州企事业单位先后与中科院、北大、武大等30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签订科技合作协议70余项。累计从省内外高校院所柔性引进科技人才1700余人,为凉山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下一步,凉山将坚持科技创新面向经济主战场、产业主阵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在创新平台、产业赋能、人才引育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探索走出一条民族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四川建设西部地区创新高地贡献凉山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