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刻在石头上、分布在群山间,沉静、安稳的美跨越千百年。
长期以来,由于保护需要和人力财力限制,不少石窟寺文物处于封闭保护状态,对游客而言,不可谓不遗憾。
日前,国家文物局印发《石窟寺开放管理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为合理开放提供了一份参考答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水丛林间的艺术将与更多的游人相遇,成为国内外“文博游”的新期待。
推动石窟寺的开放,既是传统文化魅力的外放需求,也是现代人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的内在要求。
石窟寺开放,是有序、成系统的开放。《导则》明确提出:“应当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同时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在此基础上,从开放管理、应急管理、日常保养、安全巡查、监测反馈等多个方面,勾画出开放的路线图,让各地石窟寺有所遵循。
石窟寺开放,是有新鲜感、体验感的开放。灯光太暗看不清、隔得太远看不见细节、比较单调、看不懂、看了个寂寞……这是不少游客的直观感受。如何在保护和开放之间寻找平衡?《导则》提出,有条件的石窟寺可采用数字展厅、“云展览”等高科技手段,组织研学研修等有意思的体验,让游客更愉悦舒适地走进那些被雕刻的时光。
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规模宏大的北方石窟才是“石窟之神”?错!四川才是石窟寺领域的“隐形冠军”。
根据2020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全国共有5986处石窟造像文物,其中,四川共2134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唐代大型单体石刻造像众多,如乐山大佛、荣县大佛、资阳半月山摩崖造像等,是中国南方石窟和中国晚期石窟的典型代表。
今年11月、12月,一场由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主办的“2024年四川石窟数字展”,先后在四川师范大学、安岳圆觉洞景区、四川报业博物馆等地巡展,屡屡引发观展热潮,充分证明四川石窟的市场号召力。
“2024年四川石窟数字展”四川报业博物馆展览现场 图据川观新闻
今年8月,《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重庆大足区正式通过专家评审。透过《规划》,养在深闺的石窟寺开始融入市井生活。
川渝两地的石窟寺开放,是融入生活的开放。根据《规划》,将对川渝两地进行一体化的布局,评估、遴选出核心园区,结合石窟寺点位分散、依托于自然环境地貌的特点,设置“文化景点”“微景观”两类展示节点,通过蜀道、嘉陵江等历史上石窟寺的传播线路进行串联。
川渝两地的石窟寺开放,是融入新活力的开放。近年来,石窟旅游持续火热,在AR、VR等数字技术赋能下,呈现更多元。《规划》提出,将引入研学旅游、文创产业和乡村振兴作为公园未来一大运营方向,让石窟“活”起来。同时,发展一批乡村石窟寺文旅融合示范村,助力乡村遗产酒店、农文旅、户外旅游等乡村业态的发展。
当石窟寺成为一种文旅资源,游客感受的是岁月沉淀,是千锤万凿的匠心。当开放成为大势所趋,四川,如何走在简单的开放之前,把石窟寺玩出“新花样”?
从一场四川人经历过的文博盛会中,或许能找到灵感。2016年,作为成都博物馆新馆开放后的首个特展,“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携8个莫高窟复原洞窟亮相蓉城,在3个多月的展期中,累计吸引超108万人次观展。
四川的石窟寺分布相对分散,且多数规模较小,对于希望领略四川石窟艺术魅力的游客而言,遍访群山存在着各种客观困难。
近年来,四川大力实施“数字四川石窟”行动和石窟寺展示陈列提质工程。高新技术的运用,不断让石窟动起来、活起来。邛崃石窟开展了全景数据采集、实景三维建模,建立了基础数据资源库,研发了知识可视化服务系统;安岳对紫竹观音雕像进行数字化扫描,3D打印进行巡回展览;依托圆觉洞、千佛寨景区打造的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将石窟数字保存、展示、利用等集合为一体。
展望未来,在高清摄影、3D建模等技术手段相对成熟的前提下,或许我们可以期待对主要的洞窟进行原样复制,乃至于将复制窟集中起来建一座四川石窟寺艺术主题博物馆。这不仅能极大节省游客的参观时间,更能极大程度降低因参观而对文物本体造成的损害。当四川的精品石窟寺纷纷建成复制窟,也就意味着四川石窟寺具备了和莫高窟复制窟一样的长途“出差”能力,可以通过到国内外巡展的形式,让更多外地人在家门口感受四川石窟寺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