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十三天
图/雪睿、斯斯、琦茗
全文4200余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O(∩_∩)O
【参加同学与老师和师母合影留念1】
师恩,是您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的汗水; 师恩,是您在课后给我们耐心的讲解; 师恩,是我们调皮捣蛋时您恨铁不成钢的痛责; 师恩,是我们迷茫彷徨时您循循善诱的开导; 师恩,是等到长大,我终于懂得,您的好! ……
9月24日,星期日,秋色葳蕤,蓉城天高气清,云淡桂香。
上午10时,刚刚在单位开完会,甚至来不及换上便装,我便急匆匆的驱车往成都赶。 因为这一天,我们约定11时在黄九龄老师家的小区门前集合,一起去看黄老师。 实际上是在两星期前的教师节,因为我写了篇《念师恩》的文字,说到黄老师现居成都,便有同学在微信群里动议,让我召集大家一起去看望恩师。 于是列上重要日程,在同学群里发公告,成都有暇的同学都纷纷报名参加,大家对这个提议都很高兴很支持,愿意有这么一个名头,欢聚在一起,表达对自己敬爱的老师的一份感情。 为了交流方便,把能参加的同学拉到一起另建一个交流群,取了个名字叫“一起去看黄老师”。 琦茗盛赞我名字取得好,除却直奔主题以外,更有类似于“一起去看流星雨”般的唯美情怀,让大家对这次去看望恩师更加满怀期待。
【黄老师与同学们相谈甚欢】
这一天,王雪睿、陈斯、黄毅、陈伟、潘俊曲、王琦茗,我们七人最终确定成行。 伟哥虽然是确定日程最晚的一个,却在这天到得最早,看他在群里问大家到了哪儿时,我还堵在苏坡立交动弹不得,刚好头天置办礼物的时候没有买到果篮,伟哥长得帅、力气大,这么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显然最是恰当。 等我终于突出重围到达目的地时,已是11时15分,雪睿、斯斯、黄毅正站在小区门前相谈甚欢,稍等片刻,伟哥提着一个果篮潇洒地进入我们眼帘。 但是潘潘还在地铁上,琦茗也还要一会儿时间才到。我给黄老师打电话,询问具体的门牌号,黄老师在电话那头听见我们已经在小区门口,很高兴地告诉我具体的单元数和楼层门牌,我说黄老师您稍等,我们再等两个同学到了一起上来。 却不想大概十分钟后,我看到小区门口走出来一个杵着拐杖、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虽然已经16年未见,但我还是一眼认出,这是我们心心念念的恩师黄九龄。 大家一拥而上忙着搀扶老人家,黄老师患有帕金森综合症,行动非常不变,但还是坚持从居住的13楼坐电梯下来接我们,让我们一帮弟子感动不已。 我说黄老师您走路不方便,还下来干嘛? 黄老师却笑着说没关系,这是部队的家属小区,怕没人接你们,进不去。 看得出来,能够见到这么多当年的学生,老师的心情是非常开心的。黄老师说,昨天我还在家里算,从你们毕业,这一晃眼就是16年过去了,你们一个个的都长大了。
【谈到动情的地方,老师潸然泪下】
在黄老师家,师娘热情地招呼我们坐,黄老师又叫她给我们泡茶,我们连说不用,师娘也就作罢,扶着黄老师坐在他的专属藤椅上,我们就着沙发、板凳围坐一圈聊天,师娘便在一旁看我们师生兴高采烈、其乐融融的样子,也和我们一起开心。 因为时光太久远,我们都从曾经的少年郎长成了现在的大人模样,怕黄老师对不上号,于是每个人都主动地摆谈起中学时与黄老师之间的趣事儿。 伟哥先讲:“黄老师,可能一下子您记不起我是谁了,但我讲个事您一定记得,我家以前在卷硐山上,那时我爷爷留存了好多银元,却不想银元生了绿,于是我便向您请教,怎么让银元重现光泽……” 黄老师行动虽然不便,但显然记忆力非常好,伟哥刚刚一提,他便记起这件事,说是不是叫你拿农村随处可见的酸枝草擦洗。伟哥急忙应声道对对对,就是您教我拿酸枝草洗,结果真的让银元重现光泽。 他说:“黄老师,您不知道,那是我中学时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儿……” 斯斯摆谈起她曾经的故事,有一次考试抄了人家的卷子考得很好,却不想黄老师火眼金睛,直接把她叫到办公室,叫她单独再做一份,作为学校教师子女的她,受到如此“照顾”,也是没谁了…… 雪睿讲有一次上课开小差,被黄老师点起来,是她中学时最窘迫的一件事,从此以后上化学课总是听得很认真很认真…… 自然少不了我这个出了名的调皮匠,我说那些年确实让黄老师费心太多,上课打惘逛,下课惹是非,给老师们添了不少麻烦,黄老师坐在那里笑呵呵地讲:“嗯,现在确实是长大了。”引来同学们一阵大笑。
【参加同学与老师和师母合影留念2】
稍坐一会儿,潘潘终于到了,我下楼去接她上来,黄老师一见便认出她来,我们笑言,学霸的待遇确实不一样,当年的我们班,第一名永远是李元奇,第二名永远是王志勇,第三名永远是潘俊曲,前三甲选手,一个一个老师都记忆深刻。 琦茗到的时候捧来了大家期盼已久敬献给恩师的鲜花,作为黄老师的“再关门弟子”,黄老师自然也清晰地记得她。 因为黄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已经年过六十,完整的教完我们这一届三年之后,黄老师也就只教了两年复习班,便真正从教师岗位退了下来。所以,我们2001级,算是黄老师的关门弟子。 但是在关门之后,他又给琦茗同学开了一扇小门,复习班又教了她一年,自然是关门之后的再关门弟子,我和伟哥坐在那里开琦茗玩笑:“就喜欢多吃多占!” 其实那时候复读再考并不像我们嘴上说的这样轻松,在选择复读、背负最大压力的那一年,是黄老师设身处地为着他的学生着想,真诚地开导她鼓励她,最终才让她能够顺顺利利挤过高考的独木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所以,即使十多年过去,在王琦茗同学心中,这都一直是她对黄老师最难以忘怀和最感恩感激的地方。
【王琦茗同学与老师和师母单独合影留念】
如果说潘潘是中学时的学霸,那么琦茗这个恩师的再关门弟子可是真正没有辜负老师的厚待与期望,西南财大财务管理专业博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老师,我们一起看望黄老师的七只,她算是真正继承了黄老师教书育人的衣钵,“再关门弟子”一说虽是笑谈,却真正名副其实。 自然也谈到了很多其他同学,比如黄老师的得意门生李元奇,当年我们班的学霸,化学课代表,黄老师说他是当课代表最认真的孩子,问及元奇的近况,当得知他是我们班现在的两个博士之一时,黄老师欣慰地笑了。 也有高几届的优秀学长,比如吴拓、王平等,说吴拓当年高考最后一道化学题,作为老师的他都做不出来,但是吴拓却做出来了,化学确实学得好。说到这里,黄老师语气里带着满满的自豪。 说他在渠中的教书岁月,谈到教完我们后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从他奉献一生,挚爱一生的三尺讲台上退下来时,黄老师潸然泪下。 关心老人家现在的身体状况,黄老师说因为患了帕金森综合症,所以肢体不太听使唤,行动很不方便,心脏也不太好,按了起搏器,不过整体来说,精神状态是蛮好的。 也回忆最初患上帕金森综合症的时候,大概就是在教我们这届学生的时候,还说那时他拿着试管做实验,手抖得厉害,有同学说你不要害怕嘛,他还解释说不是害怕,是手有些不停使唤了。 …… 一晃眼,就过去了16年。在我们的追忆谈笑中,我们真正感受到黄老师无愧于“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高尚风范。那些年,他施于我们无微不至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既是一种职业素养,更是一种品格情操。 我们尊他敬他,也正是因为他不仅兢兢业业地向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因为他在讲台上的坚守,他对学生们的无私,他有教无类的大爱。 他以自身为典范,教我们做学问,更教会我们做人。
【陈伟同学举杯诚挚地向恩师表达谢意】
中午的时候,我们在银杏金阁就餐。席间,我把拜望恩师的照片实时发送到同学群里,引来同学们纷纷送上对黄老师的祝福问候。 远在新疆的王胜兵让我们转达他对黄老师最诚挚的问候和祝福,希望老人家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现居北京的刘南君让我们代问黄老师好,并承诺下次回来一定去看看老人家,祝愿黄老师身体健康! 人在上海,我们班班长李飞让我们问候黄老师,并回忆往事说当年大学招飞回渠中办政审,一直都是黄老师全程陪同他去办理,至今已多年未见恩师,十分想念。 家居重庆,本准备来却临时有事未能成行的李青松,远在深圳的谢雨萱,定居西昌的苏小琴,出差贵州的余力星,还有刘都、彭向辉、于海川、雷燕波……,一个个同学在群里竞相发言问候恩师,我们也不厌其烦认真转达每一位同学的祝福语,因为知道,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朴素言语,虽然短短几句,却代表着学生们对黄老师最纯粹并真挚的敬重和爱戴。 黄老师兴致也很高,他不会用微信,我们便拿着手机录下他对同学们的问候发在群里,黄老师说:“2001级的全体同学们,你们今天有部分同学到成都来看我,我非常感动,我谢谢你们的看望,祝你们工作顺利,祝你们家庭美满幸福,今后有机会到成都来了顺道来耍,过去师生感情难忘,希望我们的师生感情延续下去,谢谢你们!”
【参加同学与老师和师母合影留念3】
一杯鲜甜的果汁,一顿可口的饭菜,我们举杯敬恩师,热心地为老师和师娘夹菜添饭,大家一起追忆往事、介绍近况、送上祝福,师生间浓浓的情意便在这中间缓缓流淌。 我们聊到渠中的百年校庆,黄老师要求我们有时间一定要回去。聊到中学时的快乐时光,一起追忆黄老师那些年教授我们时,让我们感动肺腑的点点滴滴。 很多事情,黄老师都已经不记得了,因为时间太久远,也确确实实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平凡细节的点点堆积,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恩师的伟大,也真切地感受到他几十年如一日,大爱希声、持之以恒的对学生们的呵护与关爱。 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还清晰记得,16年前黄老师如春风、似细雨的教诲,他不仅给了我们知识、方法、情谊,更让我们感受到他平凡、丰盈、又无比伟大的人格魅力,他在三尺讲台上展现的亮节高风、温良朴拙,以身作则教导我们在人生路上前行,终身受益的为人处世的学问。 时光飞逝恍如昨。那些年,黄老师就像路灯一样守望路旁,无私地送出自己的光,给像我一样寻找前路、容易迷途的孩子照明,能照多远就照多远,从来不问这些孩子能否记得,也从来不管这些孩子是否归来。 那盏温暖而光明的灯,把我们从混沌的黑夜,带到灿烂的黎明。再回首,路灯已然布满风霜,我们也已经悄然长大。 他是乐观我成、从旁宽许、默然相助的师长,我们尊他、重他,视他为恩师理所应当。 我们这群由他照亮前路的孩子们回来看望他,也是最真切的想表达对恩师当年教诲培养之恩的感谢。
【黄老师夫妇与女儿合影留念】
光阴总是匆匆,相聚总是短暂。午饭后,考虑到黄老师年近八旬,精力不济,我们便护送老师回家,这一次拜望恩师,算得上是乐意淘淘,皆大欢喜。 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回忆莫过于从来都没有忘记,这个世界上最质朴也是最有分量的感激,其实就是我们最想对黄老师说一句:谢谢您。 而在心底,我们真诚地希望下次再见恩师时,老人家依然身体康健,如今日般对我们言语对我们欢笑。 最后,我想以黄老师在午宴上的总结辞作为这篇文字的结束语: “同学们,感谢你们专程来看望黄老师,我们今天在一起,使黄老师又回忆起了十六年前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当年,黄老师教你们化学课,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你们的理解。大家一定要把师生情、同学情继续发扬下去,继续互相帮助,把今后的事业搞好,最后祝同学们生活美满,工作顺利,家庭和谐,幸福美满!”
2017/9/28于成都 【高2001级4班毕业前夕全体师生留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还有: 《念师恩》——致我的三位中学老师,并祝教师节快乐!
《没了老食堂,没了后操场,渠中的念想你如何安放》——谨以此文,献给渠县中学的游子们
【软时光•随笔】《北门老街,蜿蜒在心中的岁月里》
《最美都留在上世纪》——致我们的渠县中学
作者简介:二十三天,原名王晶,80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专栏作家,诗人。生于四川,居于重庆,着以军装,痴以文字。其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星星》、《青春》、《山花》、《商界》、《花火》、《海峡诗人》、《当代诗人》、《解放军报》、《战旗报》、《重庆时报》、《贵州日报》等报刊杂志。写字,源于对心灵的倾诉,你懂我,便听我与你说,你不来,就当是错过。微信:dajingge001;QQ:154392813
---END--- 人世间至少有三种美好 一种是看了一眼陪你到老 一种是看了一眼关注转发 一种是看了一眼赞赏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