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拘捕 ·反击
她叫孟晚舟。
这些天身陷囹圄又备受瞩目的一位中国公民。
自12月1日,她在加拿大被美国长臂执法拘捕,到12月6日这一消息震惊中国,再到12月11日她在多伦多获准保释,都引发了全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我在温哥华,已回到家人身边。我以华为为傲,我以祖国为傲!谢谢每一位关注我的人。”
这是12月13日,孟晚舟获释的一条朋友圈。
寥寥数语,道出了人情冷暖:中美贸易战的拘押人质也好,中企明珠华为的副总裁也好,异国他乡,失去自由,身陷险境之时,最想回到的地方是祖国,最为牵挂的人们是家人。
孟晚舟被捕后,举国震惊,舆论哗然,众说纷纭。众目睽睽和悠悠众口之下,华为公司克制理性,中国舆论抱团发声,中国政府强硬反击,以不同往常的姿态和行动,诠释了何谓中国力量。
自12月6日起,仅《人民日报》官微就连发了26条和孟晚舟有关的消息和社论,谴责美加两国的肆意拘捕,呼吁恢复孟晚舟自由。
与此同时,全国官媒和自媒紧随其后,不仅将孟晚舟事件推至舆情沸点,而且把爱国情怀点燃引爆:支持华为,支持国货,支持中国,因为,这一刻,我们是中国人。
12月13日,经外媒披露和中国证实,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凯和加拿大人迈克尔,因非法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被北京和辽宁国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你有你的司法独立,我有的我的依法治国。
国家出面的霸气反击,不仅让原本恐慌不安的中国民众感到解气,而且让一直围观的外国网友表示佩服:一个敢于不遗余力搭救本国公民的国家,才值得向往。
加拿大主持人、演员夏克立的微博
孟晚舟的命运如何,还需要漫长的司法之路和持久的大国较量。
但仅就故事的开头来讲,这一次,中国赢了:赢在行动,赢得舆论,赢取民心。
尽管,仍有人抱怨中国政府反击得不够快,不够狠,也有人嫌弃中国人民看热闹的多,懂门道的少,更多人抱怨中国舆论,正陷入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只想说:
不够好的中国和中国人,在历经一起起危机四伏、暗涌不断的事件后,行走于世界规则和国际语境里,逐渐强大,慢慢成熟,更加团结。
就像,7年前那场战乱。
2
战火·救援
他叫王本虎。
中建八局海外部的一名设计师,9年前曾跟随中国建设队伍,来到利比亚班加西新城。
2011年2月,利比亚局势动荡,暴乱腥风血雨,战争一触即发,机舱关闭,港口关闭,边境关闭。
性命难保的生死攸关时刻,王本虎爬到驻地房顶,拨通了中国大使馆的电话:“我想回家,我要回家。”得到回复:“国家正在想办法,接你们回家。”
为了让王本虎和更多像他那样的中国人回家,中国调动了182架次中国民航包机,5艘货轮,4架军机,租用了20余艘次外籍邮轮,把35860名持有护照的中国人从利比亚安全接回了家。
有些中国人弄丢了护照,但只要会唱中国国歌,也被护送回国。
见证当时一幕的美国NBC记者,这样写道:
秩序,平静,友好。
没有人讨论航班,反对顺序,也没有人把包和大袋子弄出声响,仅仅就是一条沉默的人流,耐心的等待着政府告诉他们要做什么,要去哪里……
无论他们在哪,他们的政府都在保护着。
这就是电影《战狼2》的真实背景:
当有人不断抱怨,中国护照不能带他去世界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时,不要忘记了,更多异国他乡身处险境的中国人,却在泪流满面地感谢,唯有中国护照,能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接她的公民回家。
就像,3年前的那场灾难。
3
恐慌·自信
她叫张阿美。
自由插画师、资深旅行者,也是《也门索科特拉岛“逃亡日记”》的作者。
2015年初,她在也门旅行时,也门内战爆发,形势急剧恶化。她和友人被困在索科特拉岛上,一同被困到岛上的,还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其他游客。
绝望之际,张阿美联系了中国驻亚丁总领事馆和驻阿联酋大使馆,得到的答复是:“我们会尽快来接你。”
其他国家游客联系所在国使馆后,得到的答复均是:留在岛上。
中国驻也门大使田琦派人来接张阿美时,还把同困在岛上的日本游客上鹤先生,一同带走。
与此同时,中国派出飘扬五星红旗的海军护卫舰和武装力量,高喊“中国人请到这边来”,把571名中国公民从炮火纷飞的也门,安全接回家。
当时,两张对比鲜明的照片,让世人瞩目:
一个,是把摄影记者镜头当成枪的叙利亚小女孩,惊恐地举起双手,做出投降姿势。一个,是被中国海军姐姐牵着手的小女孩,一脸自信地踏上了接她回家军舰。
这就是电影《红海行动》的现实素材:
当我们站在这片土地上,不停地抱怨国家太过中庸,国民太多劣根性,军事强国还是梦时,不该忘记了,我们有着这样那样问题的国家,我们永远冲在一线的军队,以比发达国家快几倍乃至几十倍的速度,总是第一时间赶到遭遇危险的同胞身边。
就像,3年前的那场地震。
4
灾难·平安
她叫阿缎。
来自武汉的一名背包客,被尼泊尔的自然风光和宗教遗产吸引,于2015年4月前往那里旅行。
不幸的是,4月25日,尼泊尔遭遇80余年来的最强地震,进入了避难状态。阿缎给中国大使馆打电话后,被通知尽快收拾行李赶往机场。
在机场,数千名旅游、工作的中国公民,被困在加德满都。为保证安全撤离,中国调出国航、南航、东航的数十架飞机,将滞留尼泊尔5685名中国公民,接回了家。
因为,当时是尼泊尔的旅游旺季,中国政府只接中国人的举动,被某些公知和大V调侃为狭隘。结果,网友们一致回应:“看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
这是异国地震中的民心走向:
当键盘侠和杠精们,站在道德制高点和流量高速地,哗众取宠地吸引关注、收割流量时,民心已经厌倦了别具用心的裹挟,而是选择用理智和维护,祝福这片土地好起来。
惟有祖国好起来,我们遭遇的意外与悲痛,才会少起来。
就像,7年前发生的这桩惨案。
5
惨案·惩罚
他们,叫中国船员。
一共13位,简称“湄公河惨案的受害者”。
2011年10月5日,他们乘坐的“华平号”和“玉兴号”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突然遭遇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
遇难者中,大多数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壮年人。其中最小的杨植纬,只有18岁,他的父亲杨德毅也在劫难中丧命。遇难者中,还有一对是夫妻:丈夫何熙行,在船上担任炊事员的妻子陈国英。
13名船员,10多个家庭,从此支离破碎,无法修复。
为了破获湄公河惨案,给13名中国船员讨回公道,中国政府多次向泰国当局施压,中国多名缉毒警察以身殉职,献出宝贵的生命。
2012年4月,惨案主犯、大毒枭糯康,在中国的强硬要求下,被联合专案组从老挝押回中国受审。
2013年3月1日,糯康和他的同伙在云南昆明被执行死刑,举国关注,现场直播。
至此,13名血染湄公河的中国船员,才得以瞑目。
这就是电影《湄公河行动》的悲壮场景:
当我们走在北中国的雪里、南中国的风里,或义愤填膺地抨击时政,或浑浑噩噩地揶揄人生,不要忘记了,此刻我们坐拥的风花雪月,离不开暗夜里那些默默献身的人们的负重前行。
6
祖国·我们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叫中国。
她有着沉重且封建的历史,苦难且屈辱的战乱,复杂且未卜的命运,众多且拥挤的人口,但也有着延续而独特的文明,反抗和不屈的刚性,唯一且探索的道路,勤劳而坚韧的子民。
我们身边的这些人群,叫中国人。
他们有过愚昧和短视的偏见,自卑和自艾的悲观,抱怨和牢骚的情绪,忧伤和残缺的灵魂,但更有着努力和成长的意愿,抬头和挺胸的乐观,理性和客观的回归,热诚和信赖的情怀。
灾难来临,危险逼近,不够好的祖国,会第一时间营救不够好的我们。
异国他乡,孤立无援,不够好的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到不够好的祖国。
所以,我们和我们的祖国,应多给彼此一点时间,去接纳,去理解,去和解,去向前。
就像,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像,往事和岁月之间。
因为,都不够好的我们,本来就休戚相关,血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