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禁毒之路
他练出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领……
1982年出生于渠县一个普通家庭的高兴,从小就有一个绿色军营梦。18岁参军,20岁退伍,在部队的2年里,高兴不仅荣膺“优秀士兵”荣誉称号,还在第二年荣立三等功。离开部队后,高兴在2004年考上了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毕业后,他参加了当年的招警考试,并于次年3月来到渠县公安局工作至今。
“派出所、看守所、经侦大队、禁毒大队都待过,但禁毒工作做了8年,时间最长也最深刻。”凭借与毒贩打了多年交道的经验,高兴练出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领,经常负责审讯重要犯罪嫌疑人,“现在我一看到审讯对象,就可以从对方的眼神、动作、语言等细节,大致了解这个人是什么类型,适合用什么审讯方法,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撬开他的嘴。”
在审讯方面,高兴现在已经称得上是“专家”了,有时同事碰到难啃的“骨头”,都会找他支援,往往不出2个小时嫌疑人就会如实招供。
然而,刚开始办案时,在狡猾的毒贩面前,高兴也会常常“抓脑壳”。于是高兴经常跟在经验丰富的同事身边,看他们如何侦查、抓捕、审讯,碰到不懂的就虚心求教。当时,困扰高兴的还有一个问题——不懂缉毒相关的法律条文。为此,他一有空就拿着法律文献和毒品案件办案流程一一比对,通过反复思考、仔细琢磨,在一次次的实战中不断成长。
民警带着防毒面罩,清理重特大制造制毒物品案件现场
将生死置之度外
抓捕艾滋涉毒人员受伤,有过血液接触,吃了28天阻断药……
在所有犯罪分子中,毒贩绝对能列入最危险的类别中,他们知道将要面临的惩罚,以致每一次针对毒贩的抓捕工作都要缉毒民警拿命去搏。“禁毒民警是最危险的警种之一。”回顾多年的禁毒生涯,让高兴最头疼的莫过于艾滋病涉毒人员和暴力抗法者。
2016年,线报称渠县临巴镇某处将进行一场毒品交易,高兴和4位民警事先赶到该地布控。就在犯罪嫌疑人王某坐在摩托车上欲与张某交易时,高兴一行立即冲了上去,王某随即发动摩托车企图逃跑。民警从后方抱住王某,已经发动的摩托车倒地后将2人卷入摩托车下。王某最终被制服,抓捕民警手臂也受了伤。
更糟糕的是,王某系艾滋病涉毒人员,且高兴一行均有不同程度受伤,并都和王某有过血液接触。“抓捕王某后通宵审办,查实他确实患有艾滋病。从当天凌晨开始,大家服用了28天阻断药,做了各种检查。吃的药有很大的副作用,吃不下饭,呕吐……”
“那一个月没有跟家人见面,甚至跟同事相处都非常谨慎,害怕会传染给家人和同事。”所幸,参与抓捕的几位民警都未感染艾滋病。
“我只是禁毒民警中普通的一员,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一位禁毒民警在抓捕工作中都会挺身而出、全力以赴,这是我们分内的事。”高兴坦言,“禁毒民警,可以说是在刀尖上行走、与死神同行。”
另一次抓捕行动中,高兴与一位民警正准备对涉毒人员赵某实施抓捕,没想到对方抽出一把砍刀暴力抗法。高兴不假思索地冲上前去,一只手扼住毒贩的喉咙,一个扫堂腿将毒贩制服在地。犯罪分子落网后,高兴的左手虎口处受伤。
“走上禁毒警察这条路,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每一次抓捕行动都可能受伤,每一次出警都可能再无归期,这其中的风险,高兴再清楚不过。但为保一方净土,每一位禁毒民警都义无反顾。
嫌疑人指认重特大制造制毒物品案件现场
饿得、累得、受得
在山上潜伏的几个月,民警只能干啃方便面、饼干,嚼的声音还不能太大……
“一定要有‘三得’的体质。”高兴笑着说,当缉毒民警一定要饿得、累得、受得。
2018年5月31日,省公安厅指令,一起涉及多省市的重特大非法制造制毒物品案件,在渠县境内设有一制毒窝点,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全力侦查。
通过摸排侦察,民警在渠县与大竹县交界区域的大山密林中找到了该制毒窝点。实施抓捕工作的前几个月,在山上潜伏的民警每顿都是吃饼干、方便面,而且只能干啃,嚼的时候声音还不能太大,以免打草惊蛇。不少民警还被荆条、树枝割出了许多条伤口,身上都起了疹。“其实还好,习惯了,受得住!”
同年9月4日,这起案件全面收网。全市出动警力350余名、车辆60余台次,现场抓获制毒犯罪嫌疑人29人,查获制毒物品麻黄素成品约1吨、半成品约5吨,制毒原材料约30吨,制毒工具若干,扣押供制毒犯罪活动使用车辆3台。侦查中掌握的犯罪嫌疑人无一漏网,制造出来的成品、半成品无一流失。
10年只休过一次年假
儿女的家长会、亲子活动从未参加……
从警10年来,高兴只休过一次年假,一双儿女的家长会、亲子活动更是从未参加。前几天休息时,高兴正准备给儿子喂饭,然而饭菜还没入口,就接到了紧急出勤的电话。他只能对儿子说,爸爸回来再陪你,小家伙一下就哭了。
2011年,高兴与同样是警务人员的爱人结婚,正在海南度蜜月时接到了归队电话,他立即赶回了渠县。“纵然有千般不舍,任务来了也得放下,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从普通禁毒民警到教导员,高兴先后荣获优秀公务员2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荣立三等功2次(部队1次,警营1次),还当选了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优秀校外辅导员。
( 作者: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乙斯 编辑: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