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从哪里来?
历史上的古巴人,早在夏商时期就已有所记载。据称巴人因为刚勇善战,曾帮助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敌”。
关于巴文化的考古研究,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
1959年,在四川省博物馆(今四川博物院)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的主持下,四川对重庆巴县(今巴南区)的冬笋坝和广元昭化宝轮院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一批用整木凿成的船棺葬。结合史料关于巴人的活动范围记载,在考古发掘报告中,冯汉骥得出结论:巴县冬笋坝和广元宝轮院,极可能是晚期巴人的墓葬。
1972年,涪陵小田溪的村民在烧砖取土时,意外挖出数十件青铜器,使巴文化再度回到考古人的视线。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从3座墓中发掘出近两百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陶器、漆器和玉器。此后4次发掘惊喜不断,发现成套的错金编钟、虎钮錞于、青铜神鸟尊以及玉璧等精美的文物。史料曾载:“其(巴国)先王陵墓多在枳”,而枳就是现在的涪陵,说明这一区域就是巴国高等级的墓葬区。
这些巴人从哪里来?又是何时在川东繁衍呢?考古人员一点一滴寻找着答案。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介绍,巴作为地域、部族和古国的名称,在夏商时就已见诸上古之书。从历史文献来看,古巴人分为两支,一支是鄂西清江流域的廪君蛮,另一支是嘉陵江渠江流域的板楯蛮,也即賨人。在夏商周时期,巴人的活动范围主要还处于陕南汉水到清江流域这条沿四川盆地东缘的弧形地带上。后来廪君蛮受楚逼迫,才逐步西迁到四川盆地东部。而板楯蛮的势力范围,则主要在川东北一带。
这种论断,已经部分得到考古的证实。陈卫东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设,人们在清江流域,就发现夏商时期一支以“圜底器”为特点的考古学文化。它们既不同于中原文化,也不同于三星堆文化,当时命名为早期“巴文化”。根据史料记载,到了战国时期,因“巴楚数相攻伐”迫使巴人逐步西迁,这也与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等地的考古发掘相互佐证。
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古代巴人,或许是因为环境原因,刚勇善战。谭继和说,《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殷商之际,巴人前歌后舞,致使殷人前徒倒戈,巴人因此也一战成名。唐代著名文献学家颜师古在注释《汉书·司马相如传》时,也写道“巴俞之人刚勇好舞”,所以汉高祖用他们征服三秦,后来“美其功力”,还专门让乐府据此创作巴渝舞。
巴人的勇锐,几千年来似乎一直都在延续。陈卫东说,除了帮助刘邦夺得天下,东汉时期,平定汉帝国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叛乱也多借助“賨人”。东汉名将、车骑将军冯绲就是宕渠人。可以说,賨人为秦汉政权的巩固做出极大的贡献,宕渠,也一直是汉军优质的兵源地。即使到了魏晋时期,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就是由賨人李特、李雄建立的“成汉国”。所以晋代的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作出“巴有将、蜀有相”的评价。时至今日,川东人普遍耿直、豪爽、义气,仍是一个显著的地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