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尽说从前好,山村野味齿尖绕。”享有“古竇国都
汉阙故地”美誉的渠县土地,曾孕育出一代代优秀的手艺匠人。在他们手中,延续着一种古老流传的美食技艺——咸鸭蛋。然而,这种在渠县几乎每家必备的美食,却一直未曾登上更高的舞台。
几年前,安徽宿州人彭伟来到渠县,在丈母娘家里第一次吃到了渠县的咸鸭蛋。这种用草木灰腌制的咸鸭蛋自然醇香、Q弹细腻,瞬间便抓住了他的味觉,他还萌生了开办咸鸭蛋工厂的想法。为此,他在古法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泥笆蛋”,并为其成功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名录,同时在渠县青龙乡双凤村建厂,引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着迷
初识咸鸭蛋技艺
早在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浸鸭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说的就是咸鸭蛋,其后历代均有记载。在四川,吃咸鸭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一些。
“因为我爱人,我才有幸接触到这门古老的技艺。”彭伟告诉记者,2014年,他随爱人到渠县双凤村看望丈母娘一家,在饭桌上,丈母娘拿出咸鸭蛋招待他,唇齿留香的咸鸭蛋,橙红色的流心蛋黄,让他赞不绝口,一口气连吃了5个。丈母娘告诉他,这种蛋是用老一辈传下来的草木灰腌制法制作而成,传到现在已经不知道多少代了。
彭伟听后十分惊喜,他决定利用这种技术开厂创业。在得到妻子的肯定后,他又邀请朋友涂薪一起合伙,两人一拍即合。
真正好吃的咸鸭蛋要用草木灰腌,但现在土灶几近绝迹,哪里去找草木灰?彭伟和涂薪尝试了许多办法,“做法简单,但是做出来口感却有天壤之别。”为此,两人在全国各地学习制作方法,总结经验然后再试验。最终,两人通过在草木灰中添加深层黄土以及秘制香料,创新制作出“泥笆蛋”,并打造了“賨前味泥笆蛋”品牌。
传承
创新制作“泥笆蛋”
“因为青龙乡双凤村是渠县税务局的精准扶贫村,在县税务局的引进下,我们2016年9月将根扎进双凤村,开始大展拳脚……”彭伟告诉记者,将厂建在双凤村,同时带动了村民就业,以及当地农特产品销售。
“制作一枚‘泥笆蛋’,要经过选蛋、选泥、制灰、裹灰、封存多个步骤。”其中选蛋尤其有讲究,“鸭子的品种、蛋壳的厚薄都不同,必须分开来腌。壳厚的要多放点盐,薄的少放点,不然腌出来后蛋白味道不好。”
“我们和村民协议每天收一次蛋,保证蛋的新鲜,也解决了村民鸭蛋销路问题。”彭伟说,将鸭蛋收回来后必须先由人工进行优选,挑出表面光亮、形状好看的好蛋。“鸭蛋虽然粗看都差不多,但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制作“泥笆蛋”的精髓在于泥的选用。每天清晨,彭伟都会去双凤村挖取黄土,而且必须是淋溶层的土壤,并将其晒干制成粉状。然后将矿泉水、五香配料、红茶、十三香等加清水熬制冷却,按比例加入食盐,待盐溶解后再将其与黄泥和适量草木灰搅拌,使其成为浆糊状。“搅拌泥浆全看技术和手艺,搅得过于黏稠就不易涂匀,反之就涂不上去。”随后将鸭蛋投入黄泥浆中,让其均匀裹上泥浆,“泥笆蛋”就算制作完成,然后封存在瓦缸中,写上供货农户的信息,保证蛋能追根溯源。
“用草木灰黄泥腌蛋,不含铅,也没有碱味。”彭伟说,腌蛋有很多讲究,根据温度、湿度不同,配料的比例也要调整,这全靠多年累积的经验。
“我想将老一辈的技艺一直传承下去,希望子子孙孙都能尝到这美味。”2017年3月,彭伟着手为“泥笆蛋”申报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8年4月申遗成功后,他还首次制定了“泥笆蛋”手工制作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
文脉
非遗技艺进校园
“我国现在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今年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组织承办了‘传承文化根脉 共筑民族未来
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泥笆蛋’技艺作为我们本土的非遗文化,我也想把它带入校园,让更多人了解它的魅力。”彭伟立即将想法付诸实践,他计划将制作完成的“泥笆蛋”现场展示,同时将“泥笆蛋”技艺的创新特点、制作步骤,全部文字化、卡通化,并让参展嘉宾现场试吃。
“现在许多传统工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作为渠县农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泥笆蛋’手工制作技艺拥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大家关注和学习。”彭伟希望让更多的孩童了解“泥笆蛋”。
在2019年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彭伟将“泥笆蛋”制作技艺搬进了多个校园,供师生参观,上千师生现场与他进行了学习交流。
来源:达州日报